苏州湾初中教育集团教科研攻关项目方案 “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建设的研究
日期:2023-09-20 14:04:28  浏览量:7

一、单位基本情况和立项优势

(一)集团基本情况

吴江区苏州湾初中教育集团成员苏州湾实验初中、开发区实验初中、江陵实验初中、云龙实验学校、同里中学、运河实验初中、梅堰中学、七都中学、江村实验学校位于太湖新城、开发区、平望镇、七都镇。集团校依托太湖、运河文化之滋养而崇文重教、钟灵毓秀、人才辈出。

(二)立项优势

1.“水文化”既非小河流水,也非浩瀚大海,而是一种由江、河、湖、塘等“众水之水”汇聚而成、多元共生、美美与共、和谐共荣的“水文化”。而苏州湾初中教育集团秉承“和合•共生•发展”理念下的学校教育,追求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共生,与水文化温润、开放、包容、有容乃大的特点相得益彰,既是传统文化的传承,又具有新时代太湖和大运河文化发展的意义和价值。

2.硬件优势:各集团校拥有各类专用教室,设施设备齐全。具有建设义务教育课程与教学改革项目的条件。

3.师资优势:各集团校拥有正高级(特级)教师、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吴江区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教坛新秀等骨干老师,骨干教师占比高,教师中研究生学历高。并有多个市区名师工作室。

4.学术优势:各集团校拥有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项目、省级市级区级课程基地、省市“十四五”规划课题等研究项目,在学段融通和跨学科项目课程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大批优秀的教科研人才也助推了跨学科项目课程的开展。

5.课程优势:各集团校严格按照课标要求,开齐开足实验课程,积极研发跨学科校本课程。在前期实施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为“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项目建设价值、目标与内容(解决的问题、过程与方法)

(一)建设价值

1.理论研究价值:研究“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的内涵与特征、基本原则、策略与路径,明确跨学科项目课程的内涵:学生学习并创造性地整合不同学科的核心知识和能力,以形成整合性的项目成果和新理解。用跨学科项目课程引导学生进行核心知识的再建构和思维迁移,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2.课程设置价值:通过“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实践研究,突破不同学科间的隔阂,增强不同学科间的相互关联与相互渗透,帮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所学的内容与结构,加深学科间知识的整合,提高学生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3.学生发展价值:

(1)通过“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实践研究,丰富学生的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涵养学生灵动润泽、刚柔并济、自由包容、多元共生的文化性格。

(2)提升学生解决生活中面临实际的复杂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整合各学科的知识,从不同视角、用不同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思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形成和创造行为的实现,从而真正学促进核心素养的塑造。

4.教师提升价值:通过“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实践研究,引导教师关注育人,关注学生生活中的问题,以项目引领、破解难题、方法创新、科研支撑等手段,提升教师跨学科项目教学的意识,培养一批具有跨学科项目课程研究理论和实践能力,能开发跨学科项目课程课程的新时代教师。

(二)建设目标

总体目标:以三年时间建成体系完整、规模适中的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基地。

基地目标:建成集项目科普馆、实践馆和展示馆于一体的学习课程基地(“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中心)(共约1000平米)。

课程目标:以“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为抓手,建立多学科有机融合、适合全体学生发展需求并与国家课程互补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体系。

育人目标:加强人文底蕴培养也加强科学精神塑造,重视单科学习也重视学科间的整合、强调知识学习也强调行动实践,培养学生能面向未来的跨学科视域与思维、创新意识、合作能力等核心素养。

(三)建设内容

1.教学环境

“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课程基地的场馆主要分为主功能区和泛功能区。

主功能区分为两大版块:普通教学区和“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中心。课程中心开辟项目科普馆、实践馆、展示馆和项目组工作室四大区域,规模约1000平米。其功能结构如下:

(1)科普馆:由科普展示区和科普体验区构成;

(2)实践馆:由项目建模区(含项目产品制作室和创意模型建构室)和初级智能STEM区(含初级编程室)构成;

(3)展示馆:由项目作品、项目调查报告、模型设计或发明等构成。

(4)项目组工作室:主要用于项目课程研究小组学习、交流研讨的场所。

泛功能区分布于学校校园、项目课程中心、教学区的走廊和室墙,拟建设成果展示厅、项目文化墙和教室文化角等。

2. 课程体系

“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需要学习并综合运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能力持续深入地解决问题,形成问题解决的逻辑。鉴于对水文化的研究,我们提出了“水文化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的问题,并围绕这个问题,整合全部学科,设置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体系。

我们首先将“水文化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的问题分解成每个学科的一个独立的子问题,这样,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的研究将由六个独立的子项目构成,分别对各自学科领域中关键概念进行理解,探索解决跨学科问题中的学科问题。

每一个独立的子问题,我们再按照解决问题的逻辑,分解成三个阶段的跨学科项目任务,三个任务依次推进,直至解决学科子问题。

第一阶段:微项目课程。跨学科学习运用一种真实的综合方法,整合来自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方法,产生整体理解;跨学科学习离不开学科学习。所以首先要提炼教材中的水文化元素,在课堂中为学生提供探索性跨学科项目学习微任务,或者在课外用类似实践性作业的形式对某个内容或主题进行小探索,优化发掘课堂教学中“项目微课程”,培养学生跨学科的意识。

第二阶段:学科拓展课程。在课堂微项目课程的基础上,教师以学科单元或关键概念或能力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的水文化研究项目培育学生的问题解决、元认知、批判性思维、通过与合作等重要能力,在合作性的探索和问题解决中发生跨学科的素养。

第三阶段:整合提升课程。整合学科拓展课程的成果,最终完成本学科的跨学科项目学习,解决本学科的子问题。

最后,再整合六个独立的学科项目的成果,成为“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的项目成果。

3.课程评价

“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的采用在场式过程评价和加总式结果评价为课程实施提供保障。在场式过程评价引用PBL合作情况评价量表(合作态度、任务分工、配合交流、任务完成)、能力提升评价量表(信息收集、信息分析、自主学习、动手实践、解决问题)和专业素养评价量表(职业态度、恪职尽责、自律性)。各项过程性评价形成的加总结果,颁发相应证书。

4.资源开发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构建以跨学科项目课程为核心的教育特色体系,组织师资力量编制校本教材(跨学科渗透课程、拓展课程和提升课程),形成基于网络环境下的课程电子包资源;与校外机构合作,共建课程活动校外基地,拓展课程资源的内涵与外延。

5.教师发展

(1)成立名师工作室。拟成立跨学科项目课程1+1名师工作室,引领开展课程资源的开发、课程的实施等研究。

(2)组建教师共同体。拟组建初中跨学科项目课程中心,形成15-20人的项目课程教师共同体,主要负责各模块的教学。

(3)培养项目团队。通过“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基地,发展跨学科专业素养,培养本校教师的跨学科项目课程教学能力,形成具有可持续性的教师梯队。

6.实践路径

“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将以“一节”、“两课”、“多样”的实践形式开展活动。

一节:“水文化”跨学科项目文化节,拟于每年3月22日“世界水日”举办,展示课程成果。

两课:常规课与校本课,排入课表。全天候开放“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中心。

多样:以考察、体验、实验、智能STEM、实践基地走访等方式进行实践。根据建模和STEM类项目课程开设情况,各校将成立10个以上的跨学科项目课程社团。

三、项目创意、效能分析及预期成果

(一)项目创意

1.学科素养与通用素养的融合

“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体现了义务教育课程中学科学习的学与教方式的变革与真实问题解决情境的整合,重组了知识、学生与世界之间的联系,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既链接课标中的学科核心概念与核心素养,又指向创造性、批判性思维、探究与问题解决、合作与沟通等能促成学生终身学习的通用素养,两者在跨学科项目课程中达成完美融合。

2.教学课堂向课程中心的迁移

课程场所的变化,源于课程体系的构建,本体系构建了三类课程:

(1)微项目课程:指与学科课堂教学紧密相关的微项目课程;

(2)拓展综合课程:是学科为主导的真实情境下的综合应用类校本项目课程;

(3)融合提升课程:是以主题为中心,以项目为抓手,整合不同学科的知识与能力,共同指向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探索与解决。

课程类型的层级递进,引领着学生、教师把中学数学项目课程的场所从普通的教学课堂逐步带向专业化的课程中心。

3.抽象概念与现象教学的共生

学科的生命力源泉在于它的概念与规律,虽然极为抽象,但我们坚信,它们是从现实中来的,并在科学中、技术、生活实践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课程的选择也基于真实问题。真实问题整体设计逻辑也应该呈现出从真实而复杂的问题到澄清问题中的不同学科视角再到整合学科视角形成新理解,反哺真实世界和学科世界的过程。

4.团队协作与项目学习的尝试

跨学科项目课程的特征之一是持续的实践活动,但实际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个别“学霸”把控话语权,使得真正的协作和合作学习并未发生。基于此,我们设计协作支架,制定规则,使每位小组成员有公平的机会参与讨论、协商和决策,让每一位成员在团队中发挥自己最大的贡献。而项目实践进展中常出现的“思维瓶颈”,阻碍了研究问题的重难点突破,可提供疏导性的思维支架及信息、技术方面的支援,以保证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

5.个性产品与发展评价的和谐

跨学科项目课程的成果,是承载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与学习通用素养的“硬核”产品 ,是学生们在一个复杂且真实的、有意义的动手环境中,应用核心知识、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和沟通技巧来呈现和释放具有感染力和创造性的个性化作品。因此,成果是用产品的形式表达个体对多学科知识和核心概念的理解及应用,更为关键的是这个产品和创造是要面对真实的观众和世界,甚至有可能要改造世界和服务社会的。因项目学习的开放性和深度学习,课程评价系统容易陷入繁琐,在此,我们预设了支持跨学科项目课程的三类量规,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现状,并思考及实施下一步的教学行为。一是自测单,对于课程成果的过程监测;二是协商单,对于协作学习的效度监测;三是分享单,对于学习过程与收获的反思交流。

6.学科融通与学生发展的统一

学科融通旨在打破固有的学科壁垒,沟通不同学科的教学认知,使知识序列和能力培养重新组合,形成相互联系、螺旋上升的畅通机制,使得知识与生活、学生之间有了互连经脉的良性沟通,彰显教育教学的层级性差异与螺旋式上升过程,进而让横向的知识机密结合,纵向的知识得以深入。而学生情感态度的连续发展是学科融合的另一重要价值体现,通过跨学科项目课程,将学生对问题的新奇心转化为对相关知识和思想的探索兴趣,再不断进行反思,磨炼意志,还有那对各学科的本源、德育价值、社会价值、个人发展价值一以贯之的思考与实践,能系统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科学思想观念。

(二)效能分析

1.“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有助于学科核心知识的再建构。

学科核心素养既包括基础知识又涵盖基本技能,是指向学科本质和促进人类对世界理解的关键概念与能力。

在跨学科项目课程中,学生对项目所涉及知识不仅要做内容分解、细化的工作,还要理解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知识与情境之间的关系,对零散的知识进行提炼、升华,在项目新情境中迁移、运用、转换,产生新知识,要在行动中做出来,运用周围的各种知识和资源来解决实际问题。

当学生在新的情境中能够运用以往的经验产生出知识,就意味着知识再建构的发生,促使学生通过项目学习从学科本质上、从学科发展史以及对人类社会的独特贡献上深入理解该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关键能力。

2.“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能创建真实的驱动性问题和成果。

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真实情境都比较复杂,需要学生多方面的素养才能解决。为此,本课程所研究的项目尽可能汲取真实情境的要素,使其可以在常态的学校课堂中得以实施。因此,本课程的真实项目中学生习得的知识和能力是可以在人类世界中真实使用的,而不是只在特定的学科课堂中才会使用的虚假知识和技能。我们所实施的真实项目并不要求学生学习活动中的每个要素都必须是真实的,而是要让学生看到知识和世界的联系。

3.“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能用高阶学习来带动低阶学习。

“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指向的是高阶思维能力,它能用高阶学习包裹低阶学习。

在日常教学中,因为考试的驱动,通常教师们会花大量时间让学生进行知识的识记、练习,然后再进行应用。教师从具体而琐碎的知识和技能开始一点点为学生夯实基础,往往没有时间让学生进行高阶学习。

而在“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中,一开始就用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创造高阶思维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明确对学生提出带有问题解决、创造、系统推理分析等高阶认知策略的项目任务,让学生在由强大的驱动性问题所产生的内动力中创造一个真实的作品。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在与各种材料和文本互动中,学生再来进行低阶学习,主动查找、识记信息,将信息组织化,巩固和理解信息,形成完成这一作品所需要的知识网络和技能准备。

4.“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能将学科核心素养转化为持续的学习实践。

“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要锻炼和培育的是学生在复杂情境中的灵活的心智转换,是一种包含知识、行动和态度的学习实践,而不是按部就班完成探究的流程。学生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都需要在项目学习的过程中转化为学生有意义的学习实践,凝练为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意味着学生要像一个真正的科学家、工程师、数学家、经济从业者那样,遇到真实的问题并在多种问题情境中经历持续的实践,这些实践的类型是多样的:社会性的、探究性的、复杂性的,但又是围绕问题的解决持续深入的,它们之间不是零散的关系,而是对驱动性问题的持续性探索与回应。这些体现了一个积极而明智的现代公民、一个真实的复合型人才、一个创新型人才在真实而复杂的问题解决中的实践。

(三)预期成果

1、实践成果

(1)物态:建造以水文化科普馆、水文化实践馆和水文化展示馆为主体的“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课程中心;

(2)课程:开发实施系列“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为项目课程、拓展综合课程和融合提升课程;

2、理论成果

(1)研究报告:“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的实践研究总结报告

(2)专著:《“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的实践研究》

(3)校本教材:《“水文化”跨学科项目课程课程丛书》

四、项目保障、社会支持及时序进度

(一)项目保障

1.组织保障。成立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由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分管副校长担任工作小组组长,由各部门专任配合,动员广大骨干教师广泛参与。充分依托共建单位,同步共进。

2.制度保障。学校将制定课程项目建设方案,健全和完善制度规范,将创建工作总体规划、软硬件环境、资源配置、课程实施、宣传工作等工作,具体落实到各部门,明确分工和职责,分阶段推进。

3.资金保障。落实相关经费,建立专项基金,保证教师研训、资料积累、成果总结等所需费用的落实。

(二)社会支持

集团近年来与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苏州科技大学、吴江中学、吴江区科学技术协会等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我们将依靠大学、高中与科协的智力支持,在师资培训、课程开发、场馆建设等方面获得指导和推进。

此外,各级团校这几年教育教学成果显著,获得区教育局和社会家长的一致认可,有一大批的关心支持的领导、企业和家长资源,我们将加强课程项目意义的宣传,鼓励企业与社会人士参与课程中心建设。

(三)时序进度

准备阶段:(2023.10—2024.2)

1.完成项目申报。

2.聘请专家担任基地顾问。

3.制订基地建设总体规划。

第二阶段:(2024.3—2025.2)

1.进行课程基地场馆建设。

2.开发校本课程。

3.组建学生社团,开展研究活动。

第三阶段:(2025.3—2025.6)

1.完成场馆建设,完成基地设备采购。

2.完成校本课程教材的开发。

 3.形成物化可见的成果,并促进学校新型课堂教学模式形成。

总结阶段(2025.7—2025.10)

1.组织集团范围内教学研讨、展示活动。

2.物化课程基地建设成果,为课程基地进一步升级作准备。

3. 共享基地资源。向集团学校输送基地资源与经验;依托网络平台,向苏州市内共享学校在基地建设中形成的资料,并分享经验。